检测入口
文章论文参考

news information

你的位置: 首页 > 论文参考 > 正文

关于如何提升教职工获得感、幸福感的调查研究

2019-11-12 15:32:32 来源:www.celcnki.com学术不端检测网 阅读数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正规 学术不端一站式检测平台

一、调查综述
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,一方面,在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下,教育投资逐年增加、城乡教育差距日渐缩小、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学校教育视域下的硬件部分越来越先进。另一方面,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下,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全方位贯彻落实,通过“引进来、走出去”的交流模式,学校教育实践中的“新思想、新方法、新途径”不断涌现,缩小了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。然而,聚焦于教育的执行者——教职工身上,他们在教育宏观发展背景下是何种处境?真正感受到获得感、幸福感了吗?这是本调查研究的核心问题;同时,本调查所筛选的两个维度——获得感、幸福感,在内涵上存在差异需要特别说明:“获得感”是一种客观事物作用下产生的情感,必须依赖可获得的“媒介”才能实现,如工资、福利、住房等“可获得性”事物。而“幸福感”是一种主观意识为主导的情感,泛指个体与外界关系范畴下形成的安全、愉悦、欣喜、满足等正向情绪,在相同环境及人文氛围条件下,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欲望。基于此,“获得感”强调实实在在的“得到”,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通过量化形式判断,而“幸福感”强调主观认知水平,与个人层面的心理参照、成就动机、发展预期等有关。
二、教职工获得感、幸福感现状调查
本调查随即筛选中小学教职工50名,作为研究对象,分不同年龄、级别、性别,采取一对一填表、访谈形式,调查有效率为100%。
(一)教职工总体获得感、幸福感现状
教职工总体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宏观社会经济环境、文化环境、政治环境等相关,整体关系及影响机制十分复杂,单纯地从“经济发展进步”的角度说,教职工经济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,但以教职工家庭为参照单位、贫富差距又存在进一步拉大的趋势,因此“获得感”总体上优越于“幸福感”;结合具体调查数据,12名教职工(24%)表示,近年来在职业岗位上获得感、幸福感越来越明显,所表现出的态度也是积极的,8名教职工(16%)表示对获得感、幸福感“没有体会”、消极态度明显,其余30名教职工(60%)表示“喜忧参半”。
(二)不同工龄教职工的现状
由于本次调查样本规模较小,简单地按照“老、中、青”三层年龄架构展开现状研究,提出一个核心问题为:“年龄变化与教职工获得感、幸福感变化有什么关系?”。通过调查显示,不同年龄阶段教职工的“幸福感”曲线相对平稳,这表明教师职业周期长短并不会对主观态度产生强烈影响,例如年轻教师虽然面临巨大压力但经历旺盛、新鲜感强,中年教师虽然家庭压力较大但事业心重、动力充足,老年教师虽然精力有限但经验丰富,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自我调节、释放的机制。但在“获得感”上,“老、中、青”三个工龄段有着明显差异,工龄与工资之间挂钩,导致年龄越大、获得感越强,青年教师在经济压力下存在一定的跳槽择业动机;结合调查数据显示,青年教师(17名)群体中约80%感觉“入不敷出”,中年教师(21名)群体中约50%认为工资应进一步向上浮动。
(三)不同级别教职工的现状
“级别”包括两层含义:其一,教职工自身在教育职业中的资质级别,如高级教师、中级教师。其二,教职工所处学校单位的级别,如初中、小学及不同年级。前一个“级别”代表了教职工可获取的物质收益能力,后一个级别代表了教育资源供应的能力,尤其是提供物质条件的能力(如教师工资、办公条件、教学环境等)。通过调查,90%的教师认为,在口碑较好、等级较高的学校工作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,获得感及幸福感体验也更强烈,而自身资质级别的优势认同感并不强烈。
(四)不同性别教职工的现状
客观上说,性别对于教职工获得感、幸福感并不产生直接影响,它需要一定媒介的转化及相互作用。调查显示,学校领导及管理部门人员中,男性的比例要整体高于女性,一旦出现问题或面临困难,女性教职工会更倾向于求助男性教职工。同时,从整个社会文化角度说,男性教职工立足自身工作、向外发展的机遇较多,如辞职从事教育培训工作、考公务员等,而女性教职工更看重稳定性。这意味着男性在获得感上更加强烈(如成就感、参与感、事业心),但同时也意味着担负更大的责任,因此整体上“幸福感”不及女性。
三、教职工获得感、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
(一)教职工获得感积极影响因素
鉴于“获得感”的客观性、物质性特征,影响教职工获得感的积极因素十分明确,主要包括“精神激励”和“物质激励”两类。其中,精神激励如丰富的文体活动、校园文化氛围、“教师节”主题文化传播等,“物质激励”主要包括工作收入方面,如工作相对稳定,工资收益保持增长,在住房、保险、医疗等方面的保险机制等。
(二)教职工幸福感积极影响因素
1、职业的热爱
调查表明,教职工在“职业认同”指数上非常高,100%教师表示从事教育工作具有明确的规划,也就是说教职工身份的形成,是在“职业的热爱”情感出现之前的,尽管入职之后出现了一些违背初衷的现象,但不构成动摇职业信念的动机。反之,如果现任教职工只是将这一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,那么所做所为很显然是一种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,社会层面相比教师收益更高的职位很多,这表明“职业的热爱”是决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。
2、合理的预期
幸福感的获得、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主观意识,一定社会环境中,教职工所面临的机遇、困境是相对一致的,这种情况下自身的预期是否合理,对“幸福感”有着直接影响。期望值越高(如追求更高收入、社会地位、存在攀比心理等),幸福感就越低,而“知足常乐”的心态对于幸福感的体验更加强烈。
3、自我的实现
教师的自我实现完全反馈在学生成长、发展上。虽然在“教与学”的关系层面,教师、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,但在教育价值及成就层次,学生既是“途径”也是“载体”——例如,从学困生到优等生的转变,学生学习成绩、品德素养的改善等,学生自我的超越也就意味着教师自我的实现;这一机制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持久的,更具有标杆型作用。
4、外界的关怀
教职工的人际关系相对狭窄,除了学生之外,主要包括家庭认同、社会认同两个方面。其中,家长对于教职工的关怀,主要围绕着个体工作内容展开,转化成理解、支持,而社会方面的关怀,主要是针对教职工“职业”展开,表现为尊重、信任。外界关怀能够提高教职工对自身工作的认同,乐于付出更多。
 
五、结论与建议
结合对50名教职工的调查显示,获得感、幸福感总体上呈现提升趋势,但“获得感”明显滞后于“幸福感”,进一步分析,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在教师职业层次关注度较高、投入较多,但在具体的教职工资源分配上并不系统、科学,尤其是“老中青”不同年龄标准下,教职工物质条件分配存在较大缺陷;据此提出以下建议。
第一,加强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关怀。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“新生力量”,对于这一职业的认识,主要源自于师范教育及自身喜爱,而在工作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,可专门针对他们的身心健康、知识培训、业余生活等加强关注,不断从物质、精神两个领域给予“照顾”,从而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第二,解决好教职工后顾之忧。“获得感”一词的流行,源自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的讲话,广义上是指“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获得感”,指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。教职工获得感的提升,可从解决后顾之忧入手,如住房问题、子女入学问题、医疗、养老等问题,在学校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,优先照顾家庭困难的教职工。
第三,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、提高经济收入。这是提升“幸福感”的最有效手段,以“教师之家”为基础,定期为教职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,加强绩效工资改革力度,提高经济收益弹性。同时,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。
第四,不断提升教师社会地位。学校及相关部门为主导,营造“尊重教师、信任教师、爱护老师”的社会氛围,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。

   有需要检测论文的可以去学术不端一站式检测平台检测:www.celcnki.com正规检测,全部支持官网验证,有保障。

. END.

客服QQ 返回顶部